灵修陪伴是……
灵修陪伴是基督教传统中一项古老的操练,通常是一位基督徒给予另一位帮助,借着这种帮助,他/她能留意上帝亲自与他/她所作的沟通,回应这位与他/她沟通的上帝,与祂建立亲密的关系,并且活出这份亲密关系的呼召。因此,灵修陪伴的重点在于经验,而不在于纯理性的神学。这里的经验指的是被陪伴者的经验,而不是陪伴者的经验。陪伴者只有在认为他/她的经验对于被陪伴者有帮助的情况下,才会分享自己的经验。
灵修陪伴是一个基督徒帮助另一个基督徒在灵性生活上渐渐步入成熟的阶段,即过信、望、爱的生活。祈祷是灵修生活的核心,但是灵修陪伴不只关心狭义的祈祷生活,它关心被陪伴者的整个生活。真正的祈祷,不会脱离日常生活,也不会与日常生活对立。找出祈祷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关联,就是分辨的意义。灵修陪伴者的工作之一便是协助分辨,主要的分辨者仍然是被陪伴者自己。
灵修陪伴不是……
灵修陪伴的目的不在于提供讯息或给予劝告,陪伴者的重点在于解释被陪伴者的信仰经验。灵修陪伴也不同于教牧辅导,辅导或治疗通常是以解决困难为中心,而灵修陪伴却以人的成长、与上帝的关系为中心。辅导通常是暂时的,当我们有困难需要解决时,我们才去求助辅导者,当问题解决了,通常辅导关系也会相应终止。相反地,由于灵修陪伴是以成长为中心,而成长是一生的过程,灵修陪伴可以是一生的灵性操练。
灵性伙伴关系的类别:
教牧辅导:
1. 议程:由寻求辅导者决定
2. 过程:解决问题、危机管理、医治创伤等
3. 助人者的角色:促进者
4. 学习者的目标:“健康”
督导:
1. 议程:由督导人及受督导者选择,受工作或学习机构等“外在”因素影响
2. 过程:发展、建立
3. 助人者的角色:教练
4. 学习者的目标:改善、融入机构
门徒训练:
1. 议程:由门徒领袖拟定
2. 过程:教导
3. 助人者的角色:传递者
4. 学习者的目标:学习、吸收、学像教导者
灵修陪伴:
1. 议程:由圣灵揭示
2. 过程:留心、专注、祷告
3. 助人者的角色:祷告者、聆听者
4. 学习者的目标:上帝的形象、“学像上帝”、“学像基督”
—
1. William A. Barry, S.J. & William J. Connolly, S.J., The Practice of Spiritual Direction,中译本:灵修辅导实务,台北:光启文化。
2. Thomas H. Green, S.J. The Friend of the Bridegroom: Spiritual Direction and the Encounter with Christ,中译本:新郎的朋友——谈「灵修辅导」,台北:光启文化。
3. Jeannette A. Bakke, Holy Invitations: Exploring Spiritual Direction, 中译本:会晤神圣:属灵导引指南,天道书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