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过程的承诺
- 有意愿在生活的各方面诚实地寻求神的渴望
- 愿意与小组中其他人分享自己属灵历程的一部分
- 准备好彼此临在
- 准备好以开放和接纳的心进入小组的过程,了解这个过程需要勇气、信任和脆弱
- 愿意在一起聆听静默,知道静默是小组灵修陪伴过程和聆听神的关键
- 在小组内外为彼此祈祷
- 在小组灵修陪伴中所分享的一切基于神圣的信任和保密性。
- 规律地参加小组聚会,只在无可避免的时候才缺席
小组灵修陪伴的果实:
- 操练我们在静默和聆听中向神的奥秘开放
- 帮助我们即使在离开小组灵修陪伴后仍能觉察自己和神在我们中的临在
- 让我们从个人独立的姿态转向群体的、关系性的和内心开放的姿态
- 邀请我们持续地为分享者祈祷
- 学习更深地为分享者聆听圣灵,使我们更加敏锐于神的心意,为我们生活的其他方面祈祷:家人,教会、政府和世界。
小组灵修陪伴的形式和过程:聆听、安静、回应
安静(1-2分钟)
- 安静等候预备分享的组员开始分享
分享(10-12分钟)
- 参与者以祈祷的心从头至尾、不打断地聆听分享者的分享
- 参与者在聆听分享时,全身心地临在
- 在聆听时留意吸引你注意的内容,可以(但不一定要)做简单笔记
安静(3-5分钟)
- 在静默中,我们品味并深化分享者所分享的内容
- 安静的时间让我们的心灵有更多的空间留给神,让神突破我们的偏见和惯性回应方式的限制,以致我们能够发自祷告的心,而不是通常的逻辑或心理学理论,来作出回应。
- “…一种内在于静默的认识…“ 《相逢宁静中》
回应(10-15分钟)
- 我们的回应应反映出爱和关心,而不是评论、给予建议或者问题解决方案。
- 在静默中出现的、可能可以提供给分享者的话语、形象、经文、诗的章节等
- 留意到神在分享内容中的临在也是适宜的。
- 你无需一定要回应,特别是如果你觉得没有什么内容临到你
- 放下“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欲望
- 为分享的内容保密,不在小组以外的时间和空间谈论分享的内容
安静(5分钟)
- 在这段时间,为分享者祈祷,分享者可能希望将所听到的话笔记起来。
重复以上过程:聆听、安静、回应
小组一起反省:
- 不是分析聚会,也不是努力控制将来的结果,而是以温柔的眼光,与神一起留意整个聚会时间内小组进行情况,并且诚实地分享从四周所观察到的东西。
- 重点是放在对小组和个人心里的恳切祷求的感觉,如下问题或许可以帮助你反思:
- 你留意到什么?什么让你感到惊讶?
- 你感激什么?什么让你感到有挑战?
- 如果你是分享者,什么对你有帮助?什么对你可能会更有帮助?
- 如果你是回应者,在你聆听的时候,什么触动你?
给分享者的建议:
- 选择任何适合你和小组开放程度的内容分享
- 以祈祷的心临在,真诚地表达,留意未被打开的经验
- 可以分享你生命历程中你留意到神的片段,比如:
- 邀请、挑战、确认等
- 你留意到的你自己和你生活中的变动
- 充满恩典的的时刻、主题
- 挣扎、苦难等
- 避免询问信息,解决方法或建议
回应分享者的一些方式:
- “我听到……”
…反馈分享中所提到的内容
- “我留意到……”
…主题、模式、分享者陈述时的一些方式等
- “我有点惊讶……”
…你没有预期的内容,或者在聆听过程中吸引你注意的内容
- “我想知道……”
…一个关于分享者内在或圣灵感动的真诚的开放式问题
—–
SoulStream, www.soulstream.org.